028-86048320
新闻资讯
关注图奕科技最新动态,了解行业最新成果
最近,美国 OpenAI 开发的 ChatGPT 聊天机器人引起了人工智能行业的热议和资本激情。各大知名公司纷纷宣布部署或发布相关产品,推动市场高速发展。针对此趋势,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ChatGPT 相关领域就业洞察报告》,解析人工智能行业的就业趋势及与 ChatGPT 密切相关的三个分支领域: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和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人才需求情况。在报告中,我们将结合与人工智能企业、相关猎头的访谈,为用户提供全面了解人工智能行业就业动态的帮助,为迎接新机遇做好准备。
一、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人才需求赛过互联网
1、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五年前的近 3 倍,互联网整体则是 1.06 倍
ChatGPT 的热度为人工智能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算法和算力的突破,人工智能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行业之间相互关联密切,经常被相互对比。那么在人才需求方面两者又有哪些差异呢?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从 2018 年第一季度至 2022 年,将各季度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新发职位数与 2018 年第一季度新发职位数相比较,结果显示,在过去五年中,互联网人才需求(新发职位)增长趋势较为平缓,而人工智能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 2020 年之后。截至 2022 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的新发职位数是 2018 年第一季度的 2.74 倍,而互联网则只有 1.06 倍。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数字经济和各行业实现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人脸识别、信息采集、智慧医疗、无接触物流配送、视频会议、面试等领域的发展,为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彰显了其强大的行业赋能能力。
2、人工智能人才供不应求,紧缺程度持续高于互联网总体水平
人工智能人才一直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近一年人工智能整体人才紧缺指数为 1.60,高于互联网。分月来看,每月人工智能的人才紧缺指数都明显高于互联网,2023 年 1 月,人工智能的 TSI 为 1.84,比互联网高出 0.35。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 2020》所述,中国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缺口达到惊人的 30 万人。万仕道(北京)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 AI 猎头顾问余女士指出,虽然需求量大,但供给量较少,这导致了一场严重的人才争夺战。竞争激烈,一个熟练的 AI 专家通常会拥有三四个 offer,让公司想要成功招揽一名 AI 候选人需要花费至少 2-6 个月的时间,再加上雇主和招聘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ChatGPT 的核心技术 AI 大模型(即预训练模型)因缺乏人手而倍感压力。
李志飞博士,出门问问创始人兼 CEO、前 Google 总部科学家表示,AI 大模型领域目前的短板在于,国内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前期积累不足,现今处于一个 " 巨头云集,发展不足 " 的尴尬状态。" 高端人才不足是当前的主要瓶颈,整个 AI 大模型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高质量的 AI 专业人才供给。"
3、人工智能薪资丰厚:2022 年招聘年薪为 33 万,比互联网高 4 万
人工智能人才的稀缺性决定了其身价不菲。过去五年,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招聘薪资均处于上涨态势,人工智能年均招聘薪资均明显高出互联网。2022 年,人工智能招聘平均年薪为 33.15 万元,比互联网高出 4.27 万元,即 14.78%。
4、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职位最多,招聘平均年薪为 46 万
人工智能以计算机算法为核心基础,因而对算法工程师需求最大,近一年新发职位占比为 7.26%,招聘平均年薪为 46.40 万元。此外,智能网联工程师、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职能排名靠前,跻身热招职能 TOP15,招聘平均年薪均超 39 万。
猎头余女士表示,具有国内大厂和国外大厂的技术人才最为吃香,年薪四五十万都较为常见,对于高级人才,企业几百万年薪也愿意开出,就连人工智能相关的应届生月薪都 2 万起步。
二、与 ChatGPT 紧密相关的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AIGC 用人需求分析
1、AIGC 新发职位同比增长超 40%,招聘平均年薪为 39 万元
ChatGPT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和AIGC,其中预训练模型是产品的核心技术,对话机器人则是产品的体现形式,而AIGC则是其功能。就三个领域的人才需求来看,AIGC的增长速度最快,近一年内新职位同比增加了42.51%;而预训练模型的增长速度次之,同比增长了20.37%,但对话机器人的新职位同比下降了31.47%。这三个领域的平均年薪均超过33万,其中AIGC的平均年薪最高,为39.08万;其次是对话机器人,平均年薪为34.89万;而预训练模型的平均年薪为33.93万。
2、第一热招职能:预训练模型、AIGC 均为算法工程师,对话机器人为产品经理
从三个领域的热招职能来看,预训练模型位居第一的热招职能是算法工程师,平均年薪为 45.78 万元;对话机器人的第一热招职能为产品经理,招聘平均年薪为 37.77 万;而 AIGC 居首的职能是算法工程师,招聘平均年薪为 44.49 万。
3、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AIGC 中超 3 成职位均集中在 IT/ 互联网
从三个领域新发职位一级行业分布 TOP5 来看,IT/ 互联网 / 游戏行业是职位最集中的行业,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和 AIGC 的职位占比分别为 59.85%、64.17%、35.97%。预训练模型在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和消费品领域中位居第二和第三,而对话机器人和 AIGC 在汽车、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领域中的新发职位分布最多。
在薪资方面,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行业的预训练模型职位的平均年薪最高,为 44.69 万元;汽车行业的对话机器人招聘平均年薪最高,为 45.26 万元;而 AIGC 在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行业中的招聘平均年薪最高,为 43.63 万。需要注意的是,三个领域需求分布的前五行业的情况不同,因此招聘平均年薪也有所不同。
4、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AIGC 职位分布最多的三大城市:北上深
以上三领域新发职位分布最多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和重点新一线城市。预训练模型和对话机器人的排名前三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而 AIGC 的排名前三则是上海、北京和深圳。不过,在三名之外各领域城市的分布并不相同。预训练模型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城市分别是西安和杭州,对话机器人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城市则是杭州和广州,而在 AIGC 领域中,则是杭州和武汉。
在薪资方面,预训练模型和对话机器人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均为上海,分别为 45.61 万和 40.85 万;而 AIGC 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是南京,平均招聘年薪为 49.91 万。
以上三领域职位所分布的 TOP15 城市均有经济发达、产业成熟、文化繁荣的共性,也只有这样城市才有条件、有需求、有人才来实现相关技术的应用。
三、ChatGPT 相关领域对学历及工作经验的要求
1、预训练模型和 AIGC 职位对硕博学历的需求占比高于人工智能
ChatGPT 所涉及的领域都属于技术前沿,因此对于学历的要求较高。近一年来,明确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职位在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和 AIGC 中分别占到 71.33%、82.30%、92.53%。而对于硕士及博士学历的人才需求总和分别占比为 16.49%、9.86%、18.22%。其中,预训练模型对博士学历的需求更多,达到了 4.05%。与人工智能对硕博学历的需求(总和占比为 13.68%)相比较,预训练模型对硕博学历的需求更为迫切。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 ChatGPT 相关领域,其职位对于硕士及博士学历的需求都远远高于互联网行业(硕博需求总和仅为 2.09%),这表明这些领域的人才准入门槛比互联网更高。
2、三领域要求 3-5 年工作经验的职位占比最高,均超三分之一
从以上三领域近一年的职位对工作年限的要求分布来看,3-5 年占比最高,这一年限在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AIGC 中占比为 34.18%、36.12%、36.76%。其次是 5-10 年,占比为 24.88%、28.78%、21.23%。
AI技术的高端性和高薪水的事实决定了对人才的高要求。据猎头余女士介绍,委托猎头寻找的候选人不仅需要有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大平台工作经验,尤其是核心项目的经验。此外,企业对候选人的沟通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顺畅沟通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而许多理工男因为不擅长言辞而错失机会。
对此,猎聘AI技术负责人莫瑜深有感触。在他看来,AI人才通常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但他们面对的业务问题来自各个行业和不同的形态。"如何利用AI技术解决行业业务问题需要AI人才有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找到既具备AI技术又精通专业领域的AI人才是一个大难题。"
李志飞在招聘AI人才方面发现,个人背景和综合能力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是核心技术团队,除了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结构化思考和战略思维也会成为考核标准。"除了个人背景,我们也很注重个人素质,特别是聪明度、价值观以及对事情的执着热情。"
李志飞认为,AI的技术算法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ChatGPT的广泛应用已经让公众对生成式AI的强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未来ChatGPT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实时信息和领域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以及更好的逻辑推理,同时,由于其可能无中生有虚构或编造答案,商业、道德伦理和法规层面也需要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接着,他建议职场人在每次AI突破中,重新思考人类与AI的关系,尤其要理解AI的边界,知其所能与所不能,更好地为自己所用。与此同时,莫瑜认为,AI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一些职位的消亡和另一些职位的诞生。例如,ChatGPT和相关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会进一步提升机器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冲击一些职业,如客服、电话销售、初级翻译/编辑、高速收费员、快递员、保安等。相对而言,AI不适合复杂环境,重大决策型工作,涉及与人沟通/同理心/情感诉求的工作以及创新类工作,这些职业则不易被替代。
未来,AI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井喷之势。猎聘高级职场顾问建议职场人以开放的心态拥抱AI,与其构建竞合而非对立的关系。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为自身赋能,让其帮助自己完成重复性机械劳动,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质量,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